中国语言文学全球博士生论坛闭幕式在2024年12月27日下午举行。

闭幕式现场
闭幕式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宋亚云主持。来自复旦大学的戴琳琳、哥伦比亚大学的王佳琪、北京大学的赖蔚晨、香港中文大学的刘祎分别对四个分论坛进行了总结。各分论坛的论文均囊括多个领域、多重视角、多种方法,既有精深的文本细读与文献研讨,又包含对当下社会现实的理解与考察。通过两天的学术交流,各位与会同学对“什么是世界一流的学术问题”“如何追求世界一流的学术水平”有了更深的体会与认识。

戴琳琳(左上)、王佳琪(右上)、赖蔚晨(左下)、刘祎(右下)发言
商伟对本次论坛做总结发言。他认为,本次会议展示了同学们持之以恒、积极探索的学术精神,是一次真正的大规模全球学术会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议,有利于构建国际化、全球化的健康学术生态。商伟希望与会同学能够坚持寂寞和艰苦的探索,最终收获友情与温暖,成长为快乐和有获得感与成就感的学人。

商伟发言
宋亚云以一串数字对本次论坛作出概括:1个总论坛,2个圆桌座谈,3个大全主题报告,4个分论坛,4场小结发言,1场学术总结报告,4场颁奖典礼,140场论文报告,36位主持人,26位评议人,25位志愿者,8位境外专家,43位境外与会博士生优表,22位校外境内专家,98位大陆高校博士生代表,45位校内教师、各部门领导及教育部领导。本次论坛为与会青年学者分享研究成果、交流研究心得、碰撞思想火花提供了广阔平台,使大家享受学术盛宴、收获丰硕成果、结下深厚友谊。

宋亚云发言
中国语言文学全球博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士生论坛之夜于12月27日晚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1会议厅举行,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黄霁峦、本科生陈之玉主持。

论坛之夜现场
论坛之夜主要包括四场颁奖仪式,分别为全球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、第二届杨晦学术奖、第四届董洪利教授纪念学术奖、第九届孟二冬教授纪念学术奖颁奖。全球博士生优秀论坛论文奖由论文评审委员会商议评定,共有32位海内外各大高校的博士生获奖。

全球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获奖者合影

第二届杨晦学术奖、第四届董洪利教授纪念学术奖、第九届孟二冬教授纪念学术奖获奖者合影
在嘉宾访谈中,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、教授杜晓勤回忆了陈贻焮老师为自己批改读书札记、敦促自己读原典的经历,并对陈贻焮老师表达了深深的敬意、感谢与怀念。面对在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座的研究生,杜晓勤勉励大家:“如果你们喜欢做学问,你们就做吧,不要考虑其他太多的身外之物。”

杜晓勤接受访谈
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、教授王立軍回忆了自己跟随王宁老师学习过程中的难忘时刻,以及王宁老师的现代意识、国家意识、奉献精神。王立軍感念:“在学术上,她是一位可敬的导师;在生活,她是一位可亲的慈母。”

王立軍接受访谈
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、教授林姵吟回忆了留学生活中的趣事、困难与挑战,并对研究生们提出了四点建议:过简单的生活,耐得住寂寞;走出舒适圈,保持对求知的渴望;面对荣辱得失,保持有效的情绪管理;放下内卷的焦虑,人生是旷野。

林姵吟接受访谈
在杨晦学术奖、董洪利教授纪念学术奖、孟二冬教授纪念学术奖颁奖环节,杨晦先生哲嗣、北京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铸,董洪利教授学生代表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李洪波发表了致辞,各奖项获奖学生代表发言。
杨铸对获奖同学表示了衷心的祝贺,肯定了他们在学术研究领域里扎实进取、积极奋进的不懈努力;同时,也向长期支持中文系学术发展的黄怒波系友、各界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。
李洪波表达了对董洪利教授的怀念,重温了北大古典文献传统的传承与赓续,希望所有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的学子能一起回顾、探索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路径。

杨铸、李洪波致辞
杨晦学术奖获奖代表、北大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2022级博士生郑芩表示,作为年轻一代,将大胆走上十字街头,去关切一个个具体的人,做有温度的、有中国特色的研究。
董洪利教授纪念学术奖获奖代表、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20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24级博士生晏一鸣表达了对指导老师、评审老师们的衷心感谢,并激励大家在传统的题目中做出有新意的研究。
孟二冬教授纪念学术奖获奖代表、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2024级博士生蔡千千表达了对既往求学过程中师友们无私指导、包容的感激之情,表示将更加认真努力地学习,传承这一奖项背后承载的勤勉治学的精神。

郑芩、晏一鸣、蔡千千发言
论坛之夜在热烈的掌声与欢快的气氛中落下帷幕。

与会师生合影
纪要:张彦菲
排版:雷雅茜